术中疼痛的常见原因包括直接虹膜牵拉,手术显微镜光刺激,术中流体动力学变化引起的虹膜隔移动,以及人工晶体植入时。gupta和apil在局麻下利用视觉模拟评分法(vas)对患者进行了连续疼痛评估,结果发现,在撕囊和人工晶体植入前粘弹剂注入之间的时间段患者往往会有痛感。
porela-tiihonen的毕业论文阐述了三种常见的术后抱怨。包括眼部干涩(通常持续3个月),15%-40%的患者局部用药后出现刺痛和烧灼感,75%-100%的患者术后出现轻中度畏光。其它的潜在因素包括置入和取出开睑器导致的角膜擦伤,手术切口周围疏松的上皮,以及手术中角膜表面干燥。这些都具有自限性,或者可以应用润滑剂或者佩戴绷带镜来治疗。此外,术后24小时内残留的粘弹剂可能会阻塞小梁网升高眼压,从而引起眼部不适。
白内障术后的疼痛通常是短暂的。对于术后疼痛的病人,据报道平均严重程度为轻度。而有的研究结果显示大约有一半的患者术后会出现疼痛,一般在术后1周内缓解。porela-tiihonen的另一项前瞻性队列研究包括196位患者,结果显示34%术后即刻出现疼痛。他们同时观察到随时间推移,疼痛患者的比例持续下降,24小时为10%,1周为9%,6周为7%。
4.1.3罕见的生理性疼痛是并发症的征兆
轻度疼痛通常可以使用止痛药比如对乙酰氨基酚来治疗,然而,在一些不常见的情况下,疼痛可能预示着严重的并发症。手术医生需要辨别不同疼痛原因所代表的病理变化。
术中罕见并发症导致的生理疼痛包括脉络膜渗漏,脉络膜上腔出血和房水迷流综合征。脉络膜渗漏是指脉络膜和巩膜之间出现浆液的异常集聚,通过渗透压和静水压变化可以很好的解释这一现象,比如白内障术中眼压下降。脉络膜渗漏可以在术中或者术后几天到几周出现。疼痛的程度不等,可以从轻度到严重疼痛。gloor and kalman的研究发现,脉络膜渗漏和年龄超过81岁,使用局部麻醉,高血压和冠心病等因素有关。
脉络膜上腔出血是血液,而不是浆液在脉络膜和巩膜之间集聚。一般认为是继发于手术过程中脉络膜动脉在脉络膜上腔扩张导致的突然破裂。这种并发症通常伴随着突然消失的红光反射和明显的疼痛。出血可以是驱逐性也可以是非驱逐性的,驱逐型会将脉络膜和视网膜推出到伤口以外。白内障囊外摘除术中脉络膜上腔出血的发生率大约为0.2%,小切口超声乳化吸除术的发生率降低到0.03%。
房水迷流综合征表现为眼内压突然升高,前房变浅。一般认为是继发于在前房注吸过程中液体被推到了后部。也有人称为术中液体迷流,恶性青光眼,岩硬眼综合征,囊袋阻滞或者囊袋下液体阻滞。关于这个话题的文献较少,主要是基于病例报告和轶事经验。前房变浅将影响人工晶体植入。lau建议